牛背
牛背

牛背

玉楼飘梦

短篇/短篇小说

更新时间:2021-07-08 14:40:20

脚踏实地的生活,不要好高骛远。父亲是儿女最坚强的臂膀。
目录

1年前·连载至牛背(2)

牛背

  “真真,把那根藤上的葫芦摘下来让妈妈煮汤喝”。

  “爸爸,我够不着哩。”

  “来,坐爸爸的背上,就能摘到了。”

  高美满倚在门柱上,抿嘴笑看着丈夫牛清华和女儿牛真真,在门前葫芦架下,一老一少地玩耍。

  牛清华是学实中学的数学教师,高美满是学实小学的语文教师。两人都是高材生,属于晚婚晚育,对于女儿牛真真疼爱就像手掌心上拖着的明珠。他们都是桂花城土生土长的市民,祖上一直都是安居在桂花城的郊区塔正村上。从塔正村去桂花城中心差不多20公里的路程,如果没有什么特别需要,牛清华很少去城中心。

  虽然牛清华是顶级大学毕业生,但他性情恬淡,对于财富和地位追求淡泊。

  牛清华的父辈都是老实本分的人,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平凡生活。对于这样平淡如水的日子,牛家人一直以来都很满足。

  牛清华的大学同学很多都在桂花城的大型上市公司担任要职,也有的在政府部门挂帅甚至个别厉害的就自己创业当老板。

  对于牛清华在郊区中学任教,同学们都觉得是大材小用,是人才的埋没,实在太可惜了。然而牛清华却不这么认为,国家和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同学们去各自平台发展,发挥人生价值,这很好。同样,他选择去了郊区中学任教,这也是好的。只要能把自身的光和热,奉献出来,并没有贵贱之分,这都是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正能量。

  在牛清华的词典里,最喜欢的就是“安居乐业”四个字。人生短短几个秋,有个居所,有份工作,安安稳稳度过,这样的家庭生活就算美满幸福了。这也是牛清华对幸福生活的定义。

  在牛清华的潜移默化之下,牛真真也是非常诚实友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牛清华再舍不得女儿也不可违背这个客观事实规律。

  在经过熟悉人介绍下,牛真真和贾串野一起走入了婚姻殿堂。

  贾家并不是什么富裕门庭,贾串野长得人高马大,面阔颧高。他对于没有出生在大富大贵的家庭里很不满意。经常说桂花城是一座美丽富饶的沿海发达大都市,跟所有发达城市一样,城中心聚集着财富、科技、政治、教育、安保等资源中心。做人就要做城市中心人,享受城市的中心资源,凭什么人家可以是城里人,而咱家就是郊区乡下人呢?

  年轻人有远大志向,万丈豪情,这是值得鼓励的。但牛清华更倾向于安居乐业的平淡生活。他和高美满已经退休了,帮牛真真带刚满一岁的女儿贾富美。就跟真真小时候那样,牛清华经常背着贾富美在院子里栽花修竹,分畦列亩地种着各类瓜果蔬菜。除了喜欢这种半田园的城市节奏生活外,牛清华还很爱看书。虽然他写专题论文很在行却对于写书还差那么一点笔墨,但非常喜欢看古典名著。有两本书他百看不厌,常翻常新。即《红楼梦》与《西游记》。牛清华经常说写书是智慧的创造而看书是智慧的享受。当今这个时代,很多年轻人沉溺游戏、视频网络,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感觉活着没什么意思。阅读就是通往精神自由最简单的一条路。感觉人生无趣,只是因为读书太少了。牛清华经常跟牛真真说道:“行万里路和阅人无数,还是需要点成本的,而读万卷书成本相对较低,甚至可以免费,是最低成本的阅人无数。没有书,就像生活里没有阳光,沙漠里没有绿洲。生命短暂,不能荒废,有限的时间要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读书,是一辈子的事。魅力和气质,与美丽无关,而是由内而外的高贵和有趣。一个有趣的灵魂是由万卷书积累而成的。”

  虽然牛清华一直住着自家老宅房,对于现在有钱人喜欢去城中心买房,只求高大上的名贵小区,他总是摇头。

  现代化小区环境优雅固然是好,但买房考量的三大核心要素是方圆两公里之内周边有:良好的中小学校资源、优质的医疗资源、城市便捷的地铁交通。

  或者说,一个城市中心的老小区,如果周边扎堆着优质的中小学校、省市级图书馆、大型医院又在地铁口附近,那么它就比那些方圆两公里都被商业圈包围的高大上豪华小区更有实际的生活价值。这也是城中心那些老小区虽然让有钱人看不上眼却依然价格不菲的原因所在。

  虽然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但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学习和性格养成习惯在于小学和中学阶段。学校不必非得要顶级但要优质要有良好的校风。

  便捷的地铁交通能给出行或上下班带来极大便利,特别是老牛这样不喜欢自驾车的人,更需要家门口四通八达的地铁交通。大都市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繁华与阔大。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在家门口找到适合的工作。特别是城中心人口密度大,工厂企业又在远离城市中心的郊区甚至远郊区。很多城市中心的人也得被迫去往郊区企事业单位甚至远郊区工厂里工作谋生。如果没有便捷的交通系统,每天来来回回去那么远的地方上班,无论公司单位好不好,路途折腾劳顿就已经是苦差了。

  牛清华记得第一次看《西游记》时,总觉得那些神话故事很有趣。第二次看《西游记》时,觉得人生事业取得成功不容易,要经历各种磨难考验。第三次看《西游记》时,更觉得一个人事业取得成功关键是要有靠谱的做事风格和坚强的韧性。

  牛清华希望女儿真真能在塔正安心地上班过日子。毕竟他和老伴儿退休金能很好地保障家庭经济运转。现在桂花城地铁已经修到塔正的家门口了,而且有好几条地铁都经过塔正,交通非常便捷。

  老牛不喜欢开车,过去有事情去城中心时,都是选择坐公交车。那浓厚的柴油车厢混浊味,他很不喜欢。特别是遇到堵车更令人抓狂。现在俱高科技与清洁一身的地铁四通八达太方便了,在家门口就有直通市中心的地铁,这对于不喜欢开车的牛清华真是幸福从天上掉下来了,他经常背着贾富美趁地铁去城市中心的桂花湖游玩。

  随着桂花城中心规模扩大,有许多大学和大医院把分部建到了塔正。这样牛清华更加觉得塔正是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在牛清华的生活观念里,人生可以说很漫长,每一天都有出成果的机会,同时,人生也很短暂,纵然活过百岁也不过是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不管生活多精彩,多无奈,在牛清华看来,人的一生不过就是童年阶段,学生阶段,工作成家阶段,老来病死阶段。在人生四大阶段中,用“安居乐业”四个字就可以概括出人生的基本幸福状态。

  只有“安居”才可能给童年带来温馨家园,否则居无定所犹如无根飘叶,何谈幸福?只有“安居”才可能快乐上学,追求理想,踏实地工作。而“安居”是需要“工作”来保障,没有“工作”就没有“安居”的长远保障。“工作”有两种基本现实存在方式,一种是被迫谋生,一种是快乐工作。

  工作能不能如愿以偿的快乐,是一个人需要努力奋斗的源泉。或者说,一个人努力奋斗的目标就是找个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是为了陌生被迫工作。

  不管是老死还是病死,死亡是人的归宿。无论愿不愿意接受死亡结局,最后死去的结果是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的现实。

  死亡跟工作一样,有快乐和悲哀的两种基本存在方式。

  病有所医,真的遇到不治之症,也无怨无悔。因为自己努力过,医生也努力过了。最后坦然面对现实,接受死亡。这样死去不带遗憾,没有遗憾离去就是快乐的。病了因为家庭生活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保险,有地方医却不敢去医或者确实有希望治好也不敢去试一试,拖到最后抱怨死去,这样的死就是不快乐的或者说是悲哀的。

  无论富人还是穷人,牛清华看懂人生四大阶段,能安居乐业即使没有轰轰烈烈的人生,也是幸福的一生。他对于自己的一生很满意。住着自家大院,又在镇上中学任教一辈子,没有大起大落,工作相当稳定。而且教育工作非常快乐,既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桃李满天下,又很轻松自由。

  事实上随着社会进步发展,教师特别是中学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实在不能说是轻松活。然而对于牛清华的能力来说,在中学任教确实非常轻松,加上他不求地位和职务,每天轻轻松松上完班后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工作单位保险很齐全,不过牛清华还是给自己和家人额外买了一些补充的国家商业保险。现实中,很多家庭都是因病倾家荡产或者到处求人借钱。他不希望有那一天。

  人们面对生病要么从容不迫,要么惊慌失措。小病倒看不出什么太大差异,主要是遇上大病难治的病特别是在如今现代高科技下依然令人闻风丧胆的万病之王癌魔。都说看病就是烧钱,要是碰上癌魔那真是一只无底洞,折磨人的吞金兽。

  现在国家已经是尽最大努力来降低大病费用,特别是癌症药物的价格,即便是这样,癌魔依然让一个个病人的普通家庭不堪重负甚至债台高筑无奈放弃继续治疗。

  癌症药物如此昂贵,甚至让很多普通家庭病人望而却步。为什么如此昂贵?

  牛清华还是很理解的。毕竟能在现代高科技医疗面前被世界公认为重病甚至绝症,说明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科学家在它们身上已经穷尽了财力、人力、时间,耗费的代价是无法用金钱衡量。偶然发现一些有缓解效果的药物,即使不是特效药也是令世界惊喜的,就是这样的缓解药物投入成本也是惊人的天文数字,这样用最尖端的科技和巨资堆出来的创新药,市场定位昂贵,也是很正常的,一点都不过分。如果企业无利可图,那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甚至消失。

  因此,即使在正规的公立医院里医生和私立医院的医生一样都喜欢给有钱的病人或者说家底子厚的病人看病,除了一些良心道德败坏的医生外,绝大多数医生都不是势利眼。既然这样,他们为什么喜欢给有钱人看病呢?问题就在于创新药的不菲价格,特别是那些身患重病以及绝症病人。对于家庭经济窘困或者一般的家庭病人,医生们都是首选标准药物特别是能进入医保的药物,以最大程度降低病人家庭经济负担。

  然而,创新药基本上是不进医保的,所以特别贵。在目前晚期癌症无论中医和西医基本上都是治不好的。用药也是给病人延长生存时间或者生活质量。比如说晚期肝癌在传统药物用物最多就是延长1到3年,更多的病人熬不过六个月。如果是用创新药,虽然也没有办法治愈但可以相对更多的延长病人寿命,运气好点又可以挨到下一个创新药出现再次延长寿命。这样绝症就变成了慢性病。如果病人有钱消费得起,医生给病人开药的余地就多,工作起来也会舒畅很多。

  除了个别职业道德不端正的医生外,绝大多数医生其实给经济拮据癌症病人看病,心里头都是非常难过的。因为现在生物科技发展很快,有很多创新药诞生,没钱消费的病人,医生没有办法开效果更好些的药,这就是为什么好医生也喜欢给有钱人看病的原因。他们不同坏医生总想趁病人家庭危难之际狠宰一刀,而是想给病人更多活着的机会。

  人要是不生病该多好呀。事实上,除了交通意外、自然灾害外,绝大多数人都是因为生病才死亡的。而一个人会不会生万病之王的癌症除了习惯外,只能靠运气了。

  在牛清华看来,安居乐业是普通人或者普通家庭最简单也是最理想面对人生最后阶段的处世办法。

  学校每年都会在固定时间组织体检。这是单位福利。能早发现重病隐患或者在早期发现重病特别是癌症,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不需要害怕,而趁早介入,活着的机会很大。退休后的牛清华每年都会自掏腰包去医院做全面检查,这种消费老牛很愿意。这跟怕不怕死没有关系。牛清华更愿意把全身体检报告数据看做是对自身健康了解的一面科学镜子,有什么问题就积极干预,仅此而已。

  因为一辈子都在家门口上班,生活开支低。牛清华就把钱存着。现在退休了,他就在院子里种些花草或看看书或着带孩子去公园甚至桂花湖逛。

  对这样安居乐业的惬意日子,贾串野非常不屑。经常在背后说牛清华太傻,一个顶级大学出来的人就这样无所事事地平庸过一辈子。没事就在牛真真面前说老丈人读书那么厉害,却在社会发展上像个傻子。别的不说,单老牛的大学同学不是当老板的就是在大型企业公司里做领导或者在政府部门当官,有头有脸,风光无限。哪像老牛一介朴实无华的书生,有什么意思,还整天悠闲自在,白活一辈子。

  对于贾串野一番风凉话,牛真真也没有太多话可说,只是对他说,自己有本事就去闯。

  贾串野就等牛真真这一句话,现在快递物流是当下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于是就顺藤摸瓜地说要去开快递公司。

  快递物流的文化技术含量都非常低,只要有资金投入,租个仓库,买辆小货车就可以上马了。

  对于牛真真要跟贾串野一起去开快递公司,牛清华不反对也不支持。因为孩子已经长大了,他们有权力选择自己的生活。

  老牛说道:“你现在好不容易在塔正做了有编制的国家幼儿园教师,这个工作很稳定,有什么不好吗?”

  牛真真说道:“幼儿园教师很辛苦,跟做保姆没有什么两样。一点都不自由。”

  贾串野也说他打工一点都不自由,拿点工资没有什么意思。

  牛清华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是呀,安居乐业,要是工作不开心,的确也不舒服。当初,你们没有努力读书,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现在知道了,已经迟了。”

  贾串野接声道:“所以,现在我要努力奋斗,自己创业发展,弥补遗憾。”

  虽然牛清华是顶级大学毕业生,教出了很多杰出的学生。却没有把牛真真教好,确实非常遗憾。这种情况不仅牛清华这样,他的大学同学很多也存在同样情况。这就跟驯马一样,你没有找到跟她的契合点时,满身激情和关爱不仅无法传导,还会让她紧张。你越发力,效果越差,最后人仰马翻。

  或许是牛清华对牛真真要求太高,与独生女有关系,把希望寄托在真真身上。对于真真,牛清华担心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结果就真不行。要是像现在生育政策放宽了,老牛一定会生出一窝牛仔子来,因材施教。

  就是现在牛真真在幼儿园里当教师,也是一家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成功的。

  牛清华语重心长对真真说道:“教师和医生一样,虽然不是最吃香的职业,但教师和医生是一个普通家庭包括贫困家庭孩子进入中产阶级,最直接也是最便捷的道路。”

  但贾串野不在乎牛真真的教师工作,他说:“现在社会发展很快,创业是当下年轻人的首选。工作和打工一样都是懦弱无能的表现。”

  因此一次次怂恿牛真真迟掉,现代保姆即幼儿园教师工作。并夸下海口道:“只要自己当老板有钱了,那点工资钱根本就不看在眼里。”

  牛真真生性善良,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认命心态。对于老牛和真真追求的“安居乐业”,贾串野并不反对,毕竟人活着的根本就是住有所居,丰衣足食。但贾串野认为既然桂花城的资源都集中在城中心,就应该到市中心买房生活。

  当然,城中心的房价,可不是普通人能买得起的。没有雄厚经济实力就是买了城中心房子也住不起。

  牛清华不反对去桂花城中心生活,他喜欢桂花城中心的桂花湖。其它大城市怎么样,他了解不深,但桂花城很特殊。桂花湖不仅是桂花城的中心而且也是桂花城的城市灵魂和文化中心。各种历史故事传说和文人墨客的足迹都深深地印在桂花湖畔。现在地铁很方便,退休后的牛清华就经常坐地铁去桂花湖边感受桂花城的文化空气。

  真正文化人,跟生命一样珍惜的并不是钱而是城市的文化传说和历史故事。牛清华也是这样的人。

  在牛清华眼里,不管是在郊区还是在城市中心,安居乐业永远都是不会过时的幸福生活模式。“居乐业”这个成语也是牛清华人生座右铭。这个看似自私自利的个人幸福生活模式,从大方面来说也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因为安居乐业,家庭幸福美满,社会就少了不安和动荡,国家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大工程、科研、教育、医疗、交通等利国利民的项目上。反过来说,国家发展的宗旨就是给每个家庭带去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现在贾串野单凭一腔热血要去桂花湖边买房住,发誓要让家里的孩子接受城里最好的教育,生病了到最好医院看专家门诊。这在牛清华看来是自信过度了。众人只看到老牛同学风光时刻,却不知道好多创业后来倒闭的无家可归,在企业和政府当领导的也不少抵挡不住钱权美色诱惑而锒铛入狱的。

  当然,年轻人有闯劲,是值得表扬的。牛清华另外也没有什么要求,就希望贾串野能脚踏实地发展。

  于是,贾串野和牛真真都把工作辞掉了。在外面租了一间仓库,买了一辆小货车,注册了一家物流公司。

  恰逢网店快速发展时代,快递业一片繁荣昌盛。贾串野本来就是在企业里做业务员,能说会道。很快生意兴隆,赚钱上路了。有钱了,贾串野立马买了一辆豪车。用他的话来说,这样才像老板。

  其实,这都是贾串野和牛真真辛苦赚来的钱。快递是具有强烈的实效性,这种夫妻店,每天从早忙到晚。如果不及时把当天的快递送到客户手里,人家投诉多了,自然后面的生意就会淡下去甚至被竞争对手淘汰。

  牛真真和贾串野,一个收货,一个送货。越到假节日越忙。在黄金周快递货物堆积如山,几天几夜都不敢睡觉地送货,没有一餐饭是在正点吃的,常常午饭跟晚饭一起吃。正如外人看的,虽然生意忙忙碌碌,一片火红。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好在真真的女儿贾富美丢给了牛清华和高美满养着,要不然这繁忙的快递生意怎么做啊?

  孩子伤风感冒生病了,是很正常的事。牛清华抱着贾富美在塔正新医院看医生。

  得知女儿生病了,老牛只给她在郊区医院看病,贾串野立马开豪车回来带贾富美去桂花城中心最好的三甲公立医院看专家门诊。

  结果,那专家看了后跟塔正医院的医生开的药一模一样。

  其实,伤风感冒是极其普遍的小毛小病,只要是正规医院去哪里看都是一样的。

  牛清华是高材生,又是一辈子教数学的特级教师和数学教授。所以他看问题,计算最优结果本来就是非常专业的。

  普通看病,只要上塔正新医院就足够了。这些新医院虽然不是三甲但也是二甲医院,这样级别的医院绝大多数病都是可以看的而且效果不会差。只有重病以及万病之王的癌症即疑难杂症才和三甲医院有质的区别。当然,社区卫生院基本上都是技术水平不高的医生,很多病都不会看,也容易出错。牛清华很少去社区卫生院看病。不是他看不起卫生院的医生,而是他有过几次医生都说不清楚什么病症的小毛病经历。

  三甲医院基本上都是有非常专业的医科工作者在医院工作。桂花城中心有很多三甲医院,这些一流的医院其实实力都差不多,区别在于各自医院的新药以及新技术的创新能力。

  不到万不得已即没有什么重病或疑难杂症,根本不必要去什么最好的三甲医院。如果随便一点小毛病都往最好的三甲医院里去挤,那样真的太娇贵了,也会造成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医疗过度。毕竟人家是三甲医院,名声很重要,如果频繁出现误诊或漏诊那么会给医院的公信力带来巨大损伤甚至直接降级。哪怕是小毛病,既然到人家最好的三甲医院去看,为了防止出现低级失误,医生往往会把能想到的相关因素都考虑进去,全方位的检查一遍。其实很多时候,医生心里是知道有些过度治疗,但站在医院的角度和病人的角度出发,那样做又是没有错的。就算居住在桂花城中心遍地三甲公立医院的巨大医疗资源优势,牛清华也是先选择在名气一般的三甲医院看普通病,只有遇到棘手的重病和疑难杂症时才考虑去最好的三甲公立医院。

  当然,贾串野看不起郊区,也看不起郊区的医院和学校,他就要在最好的医院抢占医疗专家资源。

  看病就是消费,就跟大家买轿车一样,有些人非得要买名牌甚至国外进口的。轿车的本质是代步工具,在A级、B级、C级等同级轿车的安全系数、操作系统、舒适度等基本上差不多,而品牌溢价却相差甚远。富家人或者没有理智的人,选择三甲医院,也喜欢冲着牌子去甚至国外洋医院去。桂花城中心的桂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体实力位居国家一流三甲医院第一阵营之中,彼此之间虽然排名各异但实力却不分上下。如果在这样一流的医院都没有办法解决的疑难杂症或重病,舍近求远去找其它顶级医院意义不大,无非就是寻求心里安慰,以及劳民伤财罢了。

  贾串野带贾富美去桂花城中心看感冒,又在桂花湖酒店吃饭。回来后,贾富美就一口一个乡巴佬地对着牛清华嚷道。

  在快递生意场上,时间一长,彼此价格竞争,这生意做得比打工强不了多少而且更不自由,贾串野一点儿都不开心快乐。

  实在是太辛苦了,贾串野就去人才市场招了几个帮工来,都是一些普通大学刚刚毕业的。这让贾串野非常自豪。自己虽然没有读大学,凭一腔热血创立的快递公司,能给社会解决就业压力,这表现实在太伟大了,他让牛真真故意偷偷地把这个消息告诉牛清华。

  

版权信息